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92号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熊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中小学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区教育体育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我们将根据您的提案,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排查管控,突出重点干预
我区32所中小学校均建立了由学校负责人、专兼职心理老师、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危机预防网络,全方位排查心理异常学生。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利用“酒城心悦”心理测评与监控系统,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筛查。2022年,与西南医科大学合作,累计对全区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3万余人次,筛查出重点关注学生300余人,要求学校心理教师对重点关注学生逐一建立台账,实时动态追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此外,我区各中小学校还加强了重点时段心理辅导,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春秋季开学期间、高考中考前后等重点时段的心理辅导,特别是针对家庭变故大,没有考上理想学校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加强思想引导。
(二)加强保障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我区各中小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在1200人及以上的农村学校和在校学生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的城镇学校应建设心理辅导室,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标准配齐心理辅导室,共建立心理咨询室32间,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50余人。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师生开放,以应对师生突发的心理危机。此外,区教育体育局注重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每年举办至少4次心理健康教师专项培训,鼓励心理教师参与竞赛评优,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区教育体育局还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等培训的必修内容,计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学时。
(三)抓实学校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我区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课程与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必修课内容。各中小学校均按照至少每班每两周1课时,每学期不少于 9课时的标准,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鼓励学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采取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用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生命·生态·安全》,安排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此外,我区还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载体,鼓励各学校利用班级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关心关爱学生,做好源头管控
区教育体育局秉持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精神,定期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家庭遭遇变故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慰问,发挥班主任和朋辈辅导的作用,让困难学生感受到温暖。构建良性互动互助机制,试点社区性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在天立社区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利用社会力量填补非教学时间心理辅导空挡。重视家校联动家校共育,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年共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约50场。区教育体育局还建立了“学校发现、家长送医、医院治疗”协调机制,加强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关怀。
二、下一步工作
围绕您提出的工作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积极争取资金,开展心理健康教师教师培训。通过开展全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提高专职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提高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技能,增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周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心理健康自助互助求助意识,了解寻求咨询帮助的方法和渠道。
(三)持续开展百场心理讲座进校园活动
采用邀请医生、心理咨询师进校园的方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健康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校园文化氛围。
(四)保障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将体育课开展情况纳入督导体系,确保各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全覆盖开展研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年一次的外出研学实践,保障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舒缓学业压力。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关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